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5-08-10 22:1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前言
 
汉语写作需要丰富的文学积累、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吸引力。小学生阅读的课文和课外书籍是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立体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丰富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往往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独特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扩大想象力。教师培养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不仅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还需要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教学过于僵化,学生兴趣低糜糜
 
过于僵化的生活会使生活缺乏品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家长认为背诵、朗读和默写会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1]。众所周知,这些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它使小学生对文学创作感到疲惫。在课堂上,教师更注重写作教学中多练习写作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写作质量优先于数量。让学生在写作时,厌倦了写什么,还能写什么,导致学生对汉语写作的兴趣低落。
 
2.语文写作缺乏真挚感情,文章空洞
 
中国写作需要投入真诚的感情,而不是复制模式,盲目地模仿别人的写作。真诚的情感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积累过程。首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几乎为零,其次,小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情感积累较浅,让小学生写一篇文章更加困难。在中国写作中,最重要的是情感可以在文章中表达出来,表达真实,而不是矫揉造作。小学生过度应用写作模式,不顾实际情况,文章会太空[2]。
 
3.忽视学生的发散思维,抑制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不仅发散思维极其活跃,而且发散思维就像鸟儿的翅膀。只要他们用力挥舞,他们就能飞得更高。在课堂或考试中,由于过分强调标准答案,小学生因发散思维和丰富想象力而创造奇怪答案。当他们撞到标准答案的墙上时,他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瞬间破裂和崩溃。再加上沉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成绩的多重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往往受到抑制。在语文写作教学中,一些教师过于强调规范、主题和格式,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对文章的创新。
 
三、结束语
 
小学生的汉语写作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写作道路奠定了基础。从长远来看,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否过于传统,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教师不应过于规范汉语写作主题,应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风格写作,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文字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对汉语写作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