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加强日常积累,以读促写

时间:2025-10-21 23:0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作文是学生理解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使作文教学从语文教学的重点转变为既重又难的“重点”。除了作文本身的困难,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和厌学是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的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一、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1.培养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作文。
 
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作文,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出个性风格。教师要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容忍学生的一些问题和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让学生的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让不同的“我”在作文中生动充分地展现出来。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提倡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思想。训练方法要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定范围内从生活中找到素材,写出真实的感受;(2)注重表达,但不限于风格,鼓励学生突破常见的风格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达生动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的情感,但不限于写真的人和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仅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把身边的琐事写成“典型”、新想法来了。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时刻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对生活的感知需要长期逐步培养,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学生一旦有了感知的能力,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作文不愁没有新意。
 
二、加强日常积累,以读促写
 
作文中的文言文取决于平时的积累。知识渊博的人必须积极思考,注重积累的学生很少有思维障碍。课外阅读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积累方法之一。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不仅开阔了知识视野,增长了智慧,培养了情感,而且不知不觉地学习了作者选择单词和句子的方法,以及作者的观察和思维方法。这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