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20世纪50年代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
时间:2025-08-23 22:47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20世纪50年代后的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虽然管理会计的发展起源于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则》,但管理会计的真正发展是建立在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的战后期。此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发展社会生产;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企业进一步集中,大量跨国公司,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越来越复杂,市场形势瞬息万变,企业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情况和环境对企业管理提出了相应的新要求,即迫切需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战前风靡一时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非常被动,其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缺陷暴露无遗,无法适应。首先,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注重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注重生产过程的高度标准化,为尽可能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创造条件,但很少考虑企业管理的整体情况、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在新的情况下,这一理论似乎本末倒置。
其次,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不把工人当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而是把他们当作机器的奴隶或附属品,强调严格的管理,以提高效率,使大多数工人处于消极被动和极度紧张的状态,必然会引起工人的强烈不满和反对,因此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正是由于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根本缺陷,无法适应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被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管理科学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知识体系。它由“管理科学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两个理论学派组成。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在管理会计的发展中起着基础和指导作用,在方法上赋予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其焕然一新。
20世纪50年代,为了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Controller)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制定了一项计划,明确了最常用的成本控制概念。1958年,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美国会计学会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阐述了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报告明确指出,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是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损益临界点分析、差异分析方法、变化预算、边际分析等,建立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绩效会计”和“决策会计”,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系统化。1962年贝格尔(Becker)和格林(Green)发表了《预算编制与职工行为》(Budgeting andEmployee Behavior)一文。本文对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行为会计作了精辟的论述。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又有柯普兰(Caplan)《管理会计与行为科学》(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BehavioralScience)、霍普伍德(Hopwood)会计系统及管理行为(AnAccounting System and Managerial Behavior)等待优秀的着作问世。这些对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达到了顶峰。仅以管理会计命名的专注和教科书就有近100本,真的很有竞争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穆尔(Moore)和杰德凯(Jaedicke)《管理会计》(Managerial Accounting)、纳尔逊(Nelson)和米勒(Miller)《现代管理会计》(ModernManagerial Accounting)和霍恩格伦(Horngren)《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Management Accounting)等。这些作品在美国很受欢迎,被公认为美国大学会计专业的权威教材(注:杨宗昌等。:《简明西方会计发展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PP.148—151.)。
到目前为止,管理会计已经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其中,“决策会计”排名第一。因为该计划是基于决策的,它是决策目标的综合体现。
20世纪8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 Economics)和“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随着管理会计的引进,管理会计有了新的发展。然而,面对全球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管理会计显然过时了。为此,美国会计师卡普兰(Kaplan)以教授为代表的创新管理会计学派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迎来了“作业”(Activity)以“运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新时代,管理会计进入了“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时代,并将继续得到进一步发展。
可见,管理会计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一些早期形成的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吸收了现代管理科学中运筹学和行为科学的大量研究成果,引进和应用于管理会计,形成了适应管理现代化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这一时期的管理会计是一种以服务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综合性决策性管理会计。它包括执行管理会计,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来看,都不同于执行管理会计。这一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要把事情做对事情(Doing Right Thing),然后把事情做好(Doing Thing Right)。
虽然管理会计首先在美国发展,但它很快风靡西方世界,并被许多国家引进和发展。虽然西方管理会计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引进,但客观地说,新中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团队会计和20世纪60年代的资本成本集中分级管理。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在20年的企业改革过程中,中国企业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会计制度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责任制的支持,许多企业实施了责任会计和工厂银行。因此,我国责任会计进入高潮期。然而,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管理会计应用集中在企业内部,没有明显的市场特征。20世纪90年代,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施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以说是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典范。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科学的内容,扩大了会计的传统功能,展示了会计预测前景、参与决策和规划未来的作用,标志着现代会计科学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新历史阶段。因此,管理会计的发展可以看作是20世纪会计科学的一个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