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注重情感熏陶培养道德素养

时间:2025-11-11 21:12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今天,中小学音乐教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各种音乐兴趣班、乐器专业班、舞蹈表演班层出不穷,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也受到教师的广泛关注。然而,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学校的中小学音乐课仍然只是简单的音乐欣赏。他们认为,音乐课只需要教学生唱几首歌或学习一些简单的乐谱,而忽略了音乐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审美能力、艺术素质、创作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功能。本文结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注重情感熏陶培养道德素养
 
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将影响其一生的发展。通过良好品德的影响,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学会文明工作,礼貌对待他人,提高他们的行为、待人接物等质量和能力。音乐素养中包含的积极情感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素质,如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唤醒学生的民族情感,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音乐故事和音乐家故事,让他们受到情感的影响,帮助他们逐步培养优秀的素质。例如,向学生讲解“音乐神童莫扎特”、“聂耳与耳朵先生”、“冼星海困境学习”等故事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家的崇高梦想、顽强拼搏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态度,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
 
二是加强欣赏教学培养审美素养
 
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只能意不能言传”的独特特点。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的发展。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获得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中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音乐,开阔视野,树立创新意识,激发音乐兴趣,产生情感共鸣。但音乐欣赏教学涉及面广,对学生知识水平要求高,课堂时间有限,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乐教学效果,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对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一些节奏明快的音乐,特别是符合中小学生性格特点的音乐,如钢琴独奏曲《跳绳》、管弦乐合奏曲《溜冰圆舞曲》等。,这些器乐的音乐形象大多比较鲜明。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描绘的画面,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音乐不是摸不着看不见的,而是一幅非常有趣的活动画面”,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故事情节丰富的音乐,比如蜗牛和黄鹂。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活动,鼓励学生表达意见,积累音乐欣赏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