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战略

时间:2025-11-25 22:19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素质教育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战略
 
(1)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体育课是实施体育教育行为的主要渠道。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型发展和课堂教学氛围的创造。目前,小学教育,特别是体育课程等业余课程的教育,还没有得到预期的发展。归根结底,缺乏教师的教学定位。本质上,小学生只是一些无知的孩子。他们是最简单、最容易被感染的。他们在认知世界方面仍然处于不理解的状态。在这个时候,他们最有可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把严肃变成善良,把严肃的课堂变成快乐的课堂,理解学生的想法,发现学生的价值,引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爱上体育锻炼,体验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
 
(2)创造游戏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生6至12岁。这个阶段的学生普遍表现出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他们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创新”心理和行为倾向,这决定了游戏对他们绝对有吸引力。游戏是一项流行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如果教师能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在游戏中加强体育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让学生接受体育锻炼,还能帮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要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障碍跑”运动时,如果你只是把障碍物放在田径上,让学生跳过障碍物,这会让一些胆小内向的学生害怕并退出比赛。这样,不仅会影响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还会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开展此类教学活动时,应融入游戏教学方法,将教学场地设计成“封锁区”的游戏情境,鼓励学生突破“封锁区”防线,达到胜利的终点。这样,“障碍跑”就会更有吸引力,学生也会认真参与实践,积极参与实践,认真对待。
 
(3)加强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体育精神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从童年开始,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合作成果的质量和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完善。他们有很强的向老师学习的精神。他们的大部分行为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纠正。如今,许多小学生炫耀自己的个性和自我,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知道如何团队合作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体育作为一门以体育为主的学科,教师如果能在学生参与体育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就能有效渗透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因此,在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