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时间:2025-07-12 23:45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 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性
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必要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黄金时期。语文素养高的人情绪更真实、更细腻、更准确,审美更体现深度、高度和维度,内心追求知行合一,行为更凸显正能量。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要高度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 制约低年级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因素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意识不到位”、“目标不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具体如下:
2.1 注重识字能力,轻写字训练
大多数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非常重视教授识字和识字。上小学后,识字能力发展迅速。然而,由于这些学生写作机会较少,书法教育未能得到大多数家长和幼儿园的重视,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理解”单词,而不知道其结构规则,更不用说其意义和应用了。
2.2 听话能力、轻说话能力、轻说话能力
小W低年级的语文课主要是老师教学生听和说。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学生怎么能说好,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学校专门开设说话课,但说话课没有专门实用的教材,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效果不是很好。
2.3 重视语文课,忽视其他学科
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被视为语文课的责任,而其他学科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在课堂演讲中,有的老师没有及时教学生说话交流的方法和技巧,指出学生说话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习惯就是好品质。归根结底,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所有其他学科教学的共同义务和责任。改革现行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有利于加强非语文学科参与培养语文素养的意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有效实施上述语文素养培养策略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