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控制

时间:2025-08-02 22:3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一、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控制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每一章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第一级案例相对简单,在课堂上提出、分析和解决,案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在于第二级案例的使用和安排。这些综合性强、能开阔学生视野的案例,需要学生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一般来说,在安排第二级案例时,教师会提前一周将案例材料与相关的支持性阅读材料合并给学生。一个案例所需的课前材料的阅读时间约为5-10小时。阅读材料和链接是中英文混合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帮助能力差的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学生可以根据《中级财务会计》的最终结果安排成3-5人的小组,共同准备案例计划。案例分析准备过程由学生课前集体完成。在课堂上,每个小组选择代表来陈述他们对案例的理解、分析方法、解决方案以及选择这样做的原因。陈述讲解完成后,要求学生对其他小组的案例分析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希望能帮助学生通过这个环节进行总结和改进。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定向思维还是比较严重的,大部分小组提出的方案都是严重相似的。此外,团队组织分工不合理,能力强的学生承担了太多工作,因为团队整体成绩极大地影响了个人成绩,所以期末总成绩不公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
 
二、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师在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无疑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于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案例教学,教师应仔细平衡自己和学生的地位。除了使用教师主导的一级案例外,二级案例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般来说,案例结束后没有提示和解释,所需的线索必须由学生从参考阅读材料中提取,形成想法。学生课堂陈述分析完成后,教师进行简要的评论和分析。可以说,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既有“主”,也有“次”。
 
三、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更客观地比较和衡量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期末测量和比较了《管理会计》课程中使用案例教学的8个班和未使用案例教学的3个班学生的综合会计能力。测试中使用的KSA表来自于美国管理会计从业者认可的19种关于成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KSA)。在KSA测试中,要求学生指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不使用案例教学的学生平均测试水平为3.76(2.97-4.95)。本课程使用案例教学的学生平均值为3.92(2.74-4.95),KSA平均值为0.18。可以看出,教学效果的提高相对明显。
 
案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案例教学所需课时明显增加,现有课时明显不足;需要更多的网络资源;教学案例数据库的紧迫性突出;还必须进行教师相关培训。希望随着本课程的不断建设,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更好、更广泛地开展管理会计案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