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内涵和外延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基础

时间:2025-07-30 23:3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1、内涵和外延是语文教学创新的基础
 
(1)内涵:语文教学的内涵是深入挖掘,不仅要停留在语文教材的知识层面。教师要带领学生挖掘教材的深层次。语文教材的文章很受欢迎,也很受欢迎。对于喜欢语文的学生来说,这种知识肯定是不够的。只有学生了解得更多、更深入,才能取得突破,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在小学语文苏联教育版六年级第一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中,我结合这首诗的背景,引导学生走近杜甫,明白这是他另一种风格的“人生第一快诗”。同时,补充杜甫的一首《春望》,让学生思考这两首诗的内容和主题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得出结论,杜甫是一位关心国家和人民的爱国诗人。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他的诗中都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我发现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2)外延: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非常有限。课堂外的广阔空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如组织阅读交流会、美国阅读比赛、演讲会、辩论比赛等,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锻炼他们敢于思考、敢于说话、敢于做的创新精神。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儿童节的班级晚会上,我们班的学生朗诵了顾城的《我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孩子》,表演中所反映的凝聚力在课堂上是没有的。我也惊讶地发现,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对学习汉语课程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
 
2、勇于实践是语文教学创新的核心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实践是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方面。社会实践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平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是社会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街道、社区等场所进行调查发现,并写一份调查报告。比如放学后,交通秩序混乱,包括私家车、公交车和自行车。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文章,鼓励学生提出简单、有效、有创意的解决方案。我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教会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汉语,真正学以致用。
 
二是环境调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学完《水》后,我让学生了解各地的水环境,调查分析水资源充足与水资源缺乏的对比。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包括写环保口号、自画环保画、拍环保照片的人。然后在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宣传。在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学到了语文书中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