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时间:2025-07-31 23:44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如何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1.走出一味加强思维训练的片面理解
 
(1)鼓励质疑,创造问题情境。案例:提问。―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来指导“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问,引导学生“为什么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微笑着离开?”“什么是上帝?”以发散思维的特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教材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将其带入下一个问题环境。这种教学方法似乎没有实际的教学内容,但实际上体现了从量化到质化的基本教学规律,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水平大有裨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
 
(2)教学活动的开展应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案例1。针对“跳水”课程,针对“救援方法”讨论中心,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除了这种方法,学生还可以想出其他方法”,“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如果是这样,学生们会像船长一样想出什么好办法吗?”等等,使教学活动来自教科书,高于教科书,以达到教学效果。案例2。针对“乌鸦饮用水”课程,为学生准备瓶子、水、石头等教学材料,生动地展示乌鸦饮用水应用的科学原理,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更多方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在以上围绕具体问题场景设置的创新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能漫无目的,只追求问题的新颖性。问题设置只是能力培养和锻炼的载体。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描述和分析方法的呈现,有目的地将实际语文知识与问题紧密结合,将语文知识能力的讲解融入活跃的思维氛围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活动紧紧围绕语言的核心内容展开。
 
2.创造性语言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统一结合
 
语文作为与其他学科关系最密切的工具学科,具有很高的知识应用实践性。在教学活动中,要认识到语文作为工具学科的本质内涵。教学活动需要根据工具学科的特点进行指导。语文教学不仅强调“理解与否”,而且如何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创造性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理解语文知识和运用语文知识是两个层次的概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口语和写作能力。把语文知识作为自己的用途,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独特运用能力的指导和系统锻炼。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创新艺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层次教学、情境教学、建构主义教学等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根据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规划教学设置。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思考。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内容交流和讨论,举办“小语文学家”演讲比赛,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