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时间:2025-08-02 22:01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在会计教育中,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将理论方法应用到未来工作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实现“学以致用”的根本目标。然而,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会计教育中容易缺失的一个环节。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以决策为导向的课程,涉及面广,要求实战能力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教师在课堂上对理论和方法的解释,大量的数字操作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世界著名的哈佛商学院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因为案例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自然模拟现实世界的复杂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在管理会计教学过程中,笔者获得了实践案例教学的机会,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教学案例的准备
案例教学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目前,可用于管理会计教学的案例非常丰富,但需要仔细选择,使教学案例能够充分服务于教学内容,不仅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典型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在案例选择上,笔者采用了分阶段、分层次的案例安排。第一级:对于每一章,从一个有针对性的案例开始,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并有解决问题的愿望。然后,以本案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解释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应掌握的管理会计原则和方法,解决开始案例中的问题。例如,在操作成本法的一章中,首先列出了传统成本方法计算的产品成本表,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产品选择的生产决策。看看后续的销售和盈利能力,实际结果违背了决策预期。显然,“正确”的成本计算和“明智”的选择带来了损失,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根据本案的数据,我们可以分析传统成本法的几个不足和适用范围,然后引出本章要教的作业成本法。教完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后,让学生用这些方法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看看有什么区别。在这一层次的案例选择和使用中,针对性和典型性是最重要的案例特征。第二级:基本原则教学完成后,总结所学内容,利用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这一层次的案例应考虑典型性、目的性、综合性和发散性。为突出重点,避免重复,笔者采用主题案例安排,如表1所示。
在这些综合主题案例中,管理会计技术方法不再孤立、分散,难度大于第一级案例,必须给予学生相应的文献帮助和支持,通过支持文献阅读材料,让他们完善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和线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此,对于每个案例,都应配备相关的阅读文献,这也是使用第二级案例时必须做的准备工作。否则,由于缺乏信息,学生会导致思维狭窄,影响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方法的传授
在充分准备案例数据的基础上,适当的分析方法教学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分析方法指导,只是将案例分配给学生,那么许多学生就无法开始,这将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案例使用的效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思路,用普遍适用的分析方法来处理千变万化的案例呢?笔者认为,必须教会学生以一定的思维方式和策略面对新问题。考虑到管理会计在单位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求学生首先从以下角度审查问题:(1)组织的外部环境。(2)当前问题可能涉及的各方有哪些。(3)可获得的相关信息来源是什么。(4)可能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管理会计方法有哪些?(5)建立计划使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和备用方法。(6)讨论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思维习惯,在上述各个方面列出小的思维方面和步骤。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案例分析和示范。学期结束时,学生一般能掌握相应的思维方法,大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