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提高非师范教师职业能力的措施
时间:2025-08-30 00:27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教师稳定的工资收入和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选择进入中小学当教师,其中大部分是中专和大专学生。经调查,笔者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占一定比例,近年来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这类毕业生上中小学,对丰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科学性、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但同时,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教学培训,这类学生的教学能力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中小学非师范教师的教学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提高非师范教师职业能力的措施
(1)指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促进非师范毕业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学校应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中小学的学校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三观,以身作则,才能顺利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应对非师范毕业教师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训,通过各种活动激发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热爱。
(2)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
与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相比,非师范教师最大的缺点是教育教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不扎实。学校可以对存在此类问题的非师范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技能竞赛,促进教学行为的反思,从而从正确科学的角度看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3)提供学习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通过学习和进一步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师范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在实际教学工作安排中给予非师范教师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以安排一些非师范教师参与教学交流,或到其他学校进行调查和理论学习。此外,在教学生涯的早期阶段,非师范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师范教师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学校在培养这些教师时应考虑其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真正促进非师范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为其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