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开展活动,培育文明礼仪
时间:2025-10-10 02:23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我校是泸县西部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为了让学生讲文明,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传承中国传统美德,我校于2012年11月成立了“小学生校园文明礼仪实践探索”研究小组。经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令人满意的成绩。
首先,创造文化,创造环境
首先,我们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有30个问题,包括沟通礼仪、国旗礼仪、礼仪、餐桌礼仪、课堂礼仪和公共场所礼仪。其中,2、3、4、5、6年级的75名学生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校学生的文明程度。
根据调查,确立了我校的文明礼仪文化内容。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学校礼仪”、“会议礼仪”、“餐饮礼仪”等,通过组织学习这些礼仪规范,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礼仪要求,激发学生成为文明学生的热情。同时,我校还积极建设文明礼仪校园文化。
二、开展活动,培育文明礼仪
1.学唱文明礼仪歌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校文明礼仪校本教材成为学生喜爱的儿歌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文明礼仪的相关知识。
2.开展全校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
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从主题选择到排版设计,从板面美化到整体效果,学生们仔细思考,仔细收集,每件作品都精心设计,图片和文字,丰富多彩的内容。
3.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以学生礼仪、个人礼仪、公共礼仪、社交礼仪等文明礼仪常识为主要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通过必答、抢答、风险题测试等形式进行。
4.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
演讲内容要求围绕“文明爱、礼仪美”的主题展开。体裁不限,主题鲜明,观点清晰,文字简洁,创新性强,严肃性强,时代感强。表达形式多样,参赛者从各个角度描述文明礼仪在个人、校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5.全校开展“十个一”评选活动
要求各班召开“文明礼仪”主题班会,开展与“文明礼仪”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班级文明礼仪演讲比赛”,制定具有班级特色的文明礼仪“提案”,讲礼仪故事,发现礼仪榜样,编造礼仪谣言,提醒校园不文明行为,摆脱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习惯。
三、完善评价,促进提高
1.对文明班进行评价
(1)评价内容
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规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文明礼仪、团队纪律、卫生、两次锻炼、班级文化建设”等考核内容。
(2)实施办法
文明班集体评价是按照“公平、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的。公平是指从客观的角度判断竞争的目的和执行态度;公平是指反映竞争标准的合理性和竞争机会的平等性;公开是指提高竞争的透明度。
文明课堂评价分为分阶段评价和终结评价两个阶段。分阶段评价由行政值每周评价一次,每周发给“文明班”流动红旗;最终评价由德育部实施,每学期评价一次,颁发文明班证书。
2.选择文明礼仪之星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通过对所有学生行为准则的抽查和“文明礼仪之星”的选择,鼓励学生树立榜样,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集会礼仪、课堂礼仪、校园礼仪、公交礼仪、课间礼仪为主要内容,按“推荐”―审核―宣传过程使全体师生在提高礼仪意识、增加礼仪知识、遵循礼仪规范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创造文明校风作出积极贡献。
(1)推荐阶段
①各中队(班)应认真组织学习标准,从周一开始,动员学生积极行动,在中队(班)开展评价活动,相互监督和帮助。
②班主任负责根据学校制定的考核表,对班上的学生进行真实、全面的考核。同时,认真填写《文明礼仪之星申报表》,报学校政教处备案。
(2)审计阶段
①旅委组织各班班长、副班长对本班候选人进行民主、公平、公正的评价。
②在每周五的活动课上,旅委会查阅值班记录,看看本周是否有违纪违规行为。如有,则不予选择或升级。
③大队部组织安排同班队员周末观察候选人,并向大队委员会汇报候选人表现情况。如果表现不佳,则不予选择或升级。
④旅部组织人员严格审查,民主确定文明礼仪之星名单。
(3)公告阶段
①当选文明礼仪之星,大队部将在活动班集体会议上公布表彰名单,并颁发文明礼仪之星胸卡。
②所有获得文明礼仪之星的学生名单由大队部门制作备份,以便复习和查阅。
③对表现优异的,将给予拍照并张贴到宣传窗口的特别奖励。
近年来,根据研究实施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大力加强学生的行为指导和文明礼仪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礼仪教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工作,我们的校园就会充满文明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