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
成本宏观管理应建立间接调控系统
时间:2025-10-02 00:23 所属分类:管理论文 点击次数:
成本宏观管理应建立间接调控系统
宏观成本管理是国民经济的成本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仍需加强宏观成本管理的调控。
1、建立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标准化。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于1992年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对原成本会计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部分改革。近年来,一些具体的会计准则已经颁布,其中许多都涉及到成本管理。现在我们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成本法律法规体系,使未来的成本管理有法律可循,努力实现制度化和标准化。
2、通过社会审计,纠正虚假成本计算和欺诈行为。目前,成本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成本计算不真实,财务法律纪律松懈,成本现象普遍存在,有些甚至欺诈、逃税,给成本管理增加了许多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应逐步建立财政和税收监督、国家审计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的经济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应重点检查成本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纠正企业成本计算不真实、摊销、挤压成本等违法纪律现象。
3、要有合理的经济布局,使资源配置更加有效。我国自然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生产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降低不合理的运输成本,努力节约社会劳动力。同时,要考虑各地区工业生产专业化与各产业综合发展的正确结合。
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专业化和合作。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加工业规模大,技术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低,一般加工业生产能力过剩。有些行业盲目发展,产量大于需求;有些行业产量低,无法发挥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宏观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注重生产专业化和合作,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降低产品成本。
5、培育市场体系,鼓励公平竞争,不断降低物质消耗水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各类市场,重点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市场规则,消除市场障碍,尽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鼓励公平竞争,适者生存,及时传递各种经济信号,引导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降低物质消耗,节约产品成本。
6、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经济体制改革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分配制度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员工的生产热情。然而,国家金融、价格、流通等制度的改革增加了企业成本管理的难度。同业竞争激烈,风险与机遇并存。目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落实降低利率、债权转股权等相应政策措施,对部分企业摆脱财务困难,逐步走上正常经营轨道起到有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