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期刊
在线客服

著作编辑 著作编辑

咨询邮箱:568476783@qq.com

教育论文

童话教学在儿童视野下的童话教学

时间:2025-09-19 23:1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童话教学在儿童视野下的童话教学
 
1.童话教学的内涵
 
童话教学具有双重内涵:一是以童话风格为教学内容;二是教师借助童话辅助教学“童话”已成为一种以童话教学和儿童视野解读的行为方式
 
(1)从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解读童话教学的变化性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动机、态度和能力。低年级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中高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开始发展,对教学过程产生怀疑。童话教学的选择逐渐具有挑战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低年级的童话教学更多地采用阅读方法,包括直观的图片、动画等。在中年级,学生的分析童话故事的能力逐渐得到培养。高年级后,学生需要深入分析童话故事的主题,明确复杂的背景。可以看出,小学汉语童话教学正在发生变化,童话教学也应形成发展趋势。不同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童话选择和不同的教学方法。
 
(2)童话教学的情境性带动了“儿童视野”的形成
 
小学童话教学在内容和方式上都具有生动的情境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儿童意识发挥着重要作用。童话符合小学生无拘无束的思维方式。然而,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需要辅以相应的语调、面部表情和手势。低年级学生可以依靠机械记忆,中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总结来完成简短的复述。高年级学生需要借助抽象逻辑思维来完成创造性的复述。因此,教师的“儿童视野”以理性的方式引导,实现“成人视野”与“儿童视野”的相互配合。
 
2.童话教学中“儿童视野”的实施
 
目前小学语文童话教材大多在低年级投入大量童话课文,但在中高年级减少甚至出现故障,会削弱教师在线性教学过程中“儿童视野”的一致性。
 
(1)适当增加童话文体知识的教学
 
童话文体知识作为一种文体教学,应该成为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一部分,但要弱化童话作为“文体”的文艺理论特征,更加注重文本解读;同时,要适度把握童话教学中的思想指导,不能盲目进行道德说教。具体来说,学生不仅要学习童话人物的美好道德,还要体验童真情感,让学生逐渐成为具有完整人格情感的“人”。
 
(2)结合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童话教学对象的年龄和个性会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低年级学生适合表演和阅读;中年级应采用阅读和讨论方法;高年级可采用独立探究方法。就童话教学内容而言,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应不同:如童话想象力培养适合感知方法;童话阅读技能培养适合无声阅读、讨论和独立探究;童话口语和作文教学适用于指导和对话。
 
自由的语文教学使孩子的身心处于自主轻松的学习状态。卢梭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珍惜时间,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自由阅读和创造。同时,老师也要给自己浪费时间体验一个完整的“儿童视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