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鉴赏中分层鉴赏的方法
时间:2025-11-03 22:48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数:
小学音乐鉴赏中分层鉴赏的方法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
一个班的学生受家庭教育和自身学习能力的限制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学生从小学习音乐或受家庭影响,音乐素质很强。他们不仅能简单地欣赏音乐作品,而且有很好的音准和很强的节奏感。这类学生在欣赏100首经典名曲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基础。但也有一些学生从小接触音乐较少,在平时的音乐学习中听不到音乐;听过音乐作品却欣赏不到的现象,大多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愿意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取得更好的成绩。此外,还有一种学生非常拒绝音乐,他们根本不喜欢音乐。这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自身学习态度的限制,影响学习效果。
欣赏100首经典歌曲是一个很大的学习项目。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类。在100首经典歌曲中,有歌曲音乐作品、欣赏音乐作品和器乐音乐作品。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和不同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例如,向课后集中在课堂上学习乐器的学生介绍一些器乐经典歌曲,如琵琶曲《十面埋伏》、钢琴曲《天鹅》《天鹅》、二胡曲《赛马》等,让学生课后学习。因为学生们正在学习这些知识,所以他们对这种音乐更感兴趣,他们愿意在课后花时间学习。这样既能提前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又能简单地欣赏音乐作品。对于那些喜欢唱歌、音准好的学生,建议学生在课后或课堂教学中听一些著名的歌曲,如《黄河合唱》、《弯月》、《太阳出来》等,让学生首先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为深入了解歌曲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对音乐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应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讲解纯理论知识,并在课堂上放100首经典歌曲供学生欣赏。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层、图形等方式开展鉴赏活动。
在划分100首经典歌曲时,教师也可以更详细地划分歌曲音乐作品,分为中国歌曲、外国歌曲、器乐音乐作品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方乐器,使学生在学习或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欣赏音乐作品,并做出适当的欣赏。
(2)注意课后鉴赏对课堂鉴赏的补充作用
在音乐课上欣赏100首经典歌曲,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欣赏音乐作品,还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欣赏能力。例如,100首经典歌曲中的“夏夜”是一首简单而充实的二声合唱歌曲。这首歌活泼天真,充满童趣,充分展现了夏夜萤火虫漫天飞舞的可爱情境。在学习这首歌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简单地听和学习这首歌,并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理解。此外,由于这首歌是第二部分的歌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音色较好的学生听和唱第一部分的主题,安排音色较好的学生负责第二部分的欣赏和实践。这个教学环节完成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听双声部,教学生唱《夏夜》这首歌。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歌曲,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整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欣赏音乐作品。
这种将课后欣赏与课堂欣赏相结合的分层欣赏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深入的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开展100首经典名曲的校本课程,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制定适当的分层目标
百首经典名曲中的音乐作品种类不同,阶层不同,因此学生接受的难度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在设计欣赏目标时应采用由浅入深的欣赏方法。但是,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作品,我们都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按照“反复听”的标准反复听―初步跟唱―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名称与旋律的对接―深入了解作品的创作情感”这一步来学习音乐作品。从初步体验到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分层欣赏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学习中反馈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实际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并将这种手段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100首经典歌曲的欣赏教学中,分层欣赏不仅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发展和研究,而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和改进欣赏方法,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